学会动态
第一届学术大会专题研讨会“EEG、fMRI等脑功能成像方法和植物人残存
脑功能”实验工作 —— 听觉刺激诱发脑电“失匹配负波 (MMN)”测量
2014年4月,“EEG、fMRI等脑功能成像方法和植物人残存脑功能”专题研讨会课题组,在继利用功能磁共振 (fMRI) 对3例植物状态患者进行残余认知功能的检测之后,开展了使用便携式的脑电设备的患者床旁的听觉诱发电位测量。
该专题研讨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卓彦研究员的组织下,探讨认知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范式和脑成像技术)在“植物人残存脑功能”探索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对临床诊断植物状态的患者采取以fMRI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结合EEG和近红外 (fNIRS) 等成像方法的检测平台,在整个治疗和康复期间进行特定的功能测试,对植物状态的意识水平进行评估,期望为预后和康复提出更加细化的测试方法,为植物状态意识水平康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MMN 是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的一个成分,是一系列重复的、性质相同的“标准刺激”中具有任何可辨别差异的“偏差刺激”诱发的脑电反应,主要反映不依赖于任务的自动加工过程,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自动加工的电生理测量指标。1978年 Naatanen 等在研究听觉 ERP 时首先发现并报道,之后相继在体感和视觉通道诱发出 MMN。系列研究表明 MMN 异常同认知障碍相关。我们设计使用听觉 MMN 检测范式,以两种不同频率的纯音分别作为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检测患者的 MMN 成分 (~ N200)。目前基于健康受试者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稳定性。如果使用该方法,能够成功检测到患者被诱发的 MMN 成分,即可表明该患者虽无法对刺激进行行为反馈,但他可以接收到声音刺激,其大脑也能做出类似常人的响应。这将为下一步开展脑电和功能磁共振的任务功能检测提供可行性依据。
目前的实验工作由研讨会参与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徐珑医师和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祖祥、王波两位副研究员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高压氧科王泳主任的大力协助。